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確保元旦期間全市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穩定,嚴防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廈門市特檢院謀劃在先、提前部署、提早檢驗,精準定位重點區域,全面把控關鍵節點,多措并舉開展安全體檢,節前一個月,共出動檢驗人員200多人次,完成特種設備檢驗近7200臺,其中檢驗4800多臺電梯。
一是緊盯關鍵,確保精準施策。按照“全覆蓋、零事故、重實效”的要求,認真分析研判當前全市特種設備安全形勢,投入更多檢驗力量到商場、酒店、地鐵、BRT等客流量大的場所。檢驗人員嚴格按照檢規開展檢驗工作,切實做到應檢必檢,報檢必檢。同時加強與使用單位溝通,合理安排檢驗任務,集中力量保障重點區域。BRT蔡塘站到縣后站沿線5個站點,有17臺電梯檢驗近日到期,特檢院為保障快速暢通電梯的安全使用,組織技術骨干開辟綠色通道,及時部署定檢方案,并實行“錯峰”檢驗的服務舉措,盡量避免影響市民的乘梯需求。
二是壓實責任,消除安全隱患。針對鍋爐、球罐、管道等進行了全面的安全巡檢,逐臺排查,對已到檢驗周期的進行了定期檢驗,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在孫坂南路段,是廈門市天然氣進島唯一供應線的其中一段,近期路面正在進行污水改造施工,這對天然氣管道安全可能造成嚴重影響。為了確保管道安全,同時又能保障污水改造工程順利進行,檢驗員現場臨時受華潤燃氣公司及污水提升施工方的委托,及時調整工作安排,對管線進行定位排查。通過精準定位后,檢驗員發現污水施工方自行定位的位置已嚴重偏離該段管線的真實位置,并及時告知施工方,建議其應依據天然氣管線的實際位置,調整施工方案,同時增強天然氣管道的防護措施,避免造成天然氣管道的第三方破壞。
三是加強宣傳,營造安全氛圍。充分利用檢驗工作,通過面對面交流的形式,向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深入宣傳特種設備規范使用及維護的重要性,要求使用單位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救援預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利用各類媒介渠道,廣泛宣傳特種設備安全知識,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營造“社會共治,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供稿:廈門市特檢院)